Search

我們以往看韓劇、歐美電影常常會討論劇裡的服裝、配件,而且時尚品牌和片商、造型師、媒體之間長久也習慣了...

  • Share this:

我們以往看韓劇、歐美電影常常會討論劇裡的服裝、配件,而且時尚品牌和片商、造型師、媒體之間長久也習慣了一套互相炒作、宣傳方式,戲紅了連帶當中使用的各種單品熱賣,往後再發展起可能的資金贊助,這是相輔相成的合作模式。上一次有開始發揮比較明顯的這種互助效應的,大概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在戲裡的襯衫、手錶開始有人討論。
⁣⁣
台劇是時候用心深耕這塊了,但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依照韓國或歐美所習慣的「誰穿了用了哪個牌子」、「多少錢」那種商品表面化的宣傳,畢竟在精品可運用的資源上我們先天條件比不過人家(大中華區怎麼樣都不會是台灣優先運用這些單品),但這也是另一種轉機,我們大可以改成配合「角色特性的實際需求面」來強調,著重在「功能性」,牌子大小更不是重點,況且台灣自己也有很多品牌可以配合,把所謂的流行度降到最低,也正好可以避開戲劇服裝商借會遇到拍完等播出但商品已過季的問題。時尚趨勢絕對不會是戲劇裡的重點,角色的使用需求和整體造型的相襯度才是。

比如說張孝全這一次在《誰是被害者》裡面的鑑識人員角色,他需要一個俐落輕便又可以裝很多資料的包包,隨著劇情演進我們可以明顯意識到他隨身背的那個Lexon後背包的存在,不只是好看而已卻又展現出其功能,應該很多人想買吧?而且他的角色就真的很適合這種外觀很方的包包。

台劇需要話題,當然劇本、演技是優先,但相關的美術、服裝這些具備商機的細節如果能配合宣傳起來,何樂而不為?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IG:https://www.instagram.com/lets_talk_about_the_truth/?hl=zh-tw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踏入時尚世界十年,累積很多壞話想說,也認為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真實。t
View all posts